近年來,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將為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注入強大內生動力。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指出我國正在推進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安全生產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應用,實現跨部門、跨地區數據資源的共享共用。
“五縱五橫”全覆蓋
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大數據平臺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開展,是國家大數據戰略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由四方偉業提供大數據、人工智能產品和技術服務,將建設成縱向上從中央到基層(鄉鎮、街道和工業園區),橫向上從各級政府安委會成員單位到社會公眾,集“政服”、“商服”和“民服”為一體的“五橫五縱”大數據平臺。
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大數據平臺“五縱五橫”示意圖
平臺依據以下4點原則建設:(1)統籌建設、重點突破;(2)服務宗旨、應用導向;(3)開放共享、創新共贏;(4)標準規范、保障安全。通過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有效幫助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實現安全監管監察和決策科學化、精準化和前瞻化,建設安全生產數據采集、匯聚、管理一體化云平臺,建立安全生產數據市場化服務模式,為公眾提供安全生產公益服務。
“1732”一體化
該大數據平臺總體架構可以概述為“1732”:“1”是指1個國家安全生產大數據中心;“7”是指7個安全生產大數據業務(應用)系統;“3”是指3個大數據平臺分中心;“2”是指安全生產大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安全運維體系。
打造新一代服務業態
業務人員可以在平臺上,對海量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呈現,打造從數據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實現安全生產全量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全面推進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安全生產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應用,形成“大數據、大監管、大安全”的安全生產監管業務協同新常態。四方偉業協力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取得以下成果:??
(1)建立國家安全生產大數據中心。中心具有完備的組織架構、人員配備、工作計劃以及相關管理制度等,能夠為大數據平臺建設、運營和維護提供組織、人員、資金等資源保障;
(2)數據儲存量達到PB級;
(3)建立起“量身定做”的大數據管理系統;
(4)形成煤炭、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的全國性或區域性大數據關聯分析報告;
(5)形成相關大數據成果與大數據產品的可視化展示和推廣能力;
(6)具備較強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和服務能力;
(7)建立起內容全面、標準統一的國家安全生產資源數據體系框架及目錄;
(8)在山東分中心建立起較為完備的數據采集、存儲和管理系統,并探索建立起符合當地實際和需求的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支撐和“產業化”數據服務鏈條;
(9)試點示范地方或單位建立起主要以當地或本單位數據為主的大數據采集、管理、分析和服務數據鏈。
作為領先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四方偉業致力于超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和智能分析服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品在國內政府、能源、交通、金融、軍工、企業、運營商等社會各行業中廣泛應用。我們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助力政府、企業提升數據應用、管理能力,為推進國家數字強國建設進程貢獻科技力量。